有关门诊合作协议如何制定(2)

来源:内科理论与实践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12月06日 09:32:4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眼睛为何会出问题?中医认为,“肝藏血,开窍于目”,眼睛不好,肯定是肝出了问题,所以治眼要从肝入手。而肝属木藏血、肾属水藏精,根据五行生克

眼睛为何会出问题?中医认为,“肝藏血,开窍于目”,眼睛不好,肯定是肝出了问题,所以治眼要从肝入手。而肝属木藏血、肾属水藏精,根据五行生克,水生木,所以肾生肝,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,补肝同时又要补肾。

这些辩证的理论,听上去很“整体观”,很高深,实际上有任何科学依据么?

如果那现实中是因为脑肿瘤或脑血管瘤视神经造成的视物模糊,中医又怎么去辨证?该补阴还是补阳?还补肝还是补肾?

从中医理论本身来说,为何是“肝藏血”,怎么就不是肾藏血、脾藏血?肝藏血为何就“开窍于目”,为何不是开窍于口、开窍于耳?中医认为肾生肝,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,从五行生克上来说,水生木没问题,或者说水属性东西与木属性东西有互相滋生、促进生长的作用也没问题,但你有何证据证明肾属水、肝属木?

科学以事实为依据,科学讲究证据,而迷信只要求你绝对相信和服从!

面对这些质疑,没有中医能回答出来,他们只会说中医书上就是这么写的,或说是古人传下来的。那书是谁写的,作者又是怎么知道的?你看到的是古人传下来的,那古人是怎么发现的?从石头缝扣出来的还是大风刮来的!

类似于五脏归属五行然后相生相克(肺肝肾心脾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),以及五脏化五液(心为汗、肺为涕、肝为泪、脾为涎、肾为唾),还有经络穴位等中医理论,科技领先古人百倍的现代科学都不能证明这些理论,那对世界认知极端低下的古人是如何发现的?

推理很简单,就是臆想出来的。 换句话说,你能找出一个不是现代人臆想的,几千年后的科技却证明不了的理论么?

有人说中医这些理论是几千年经验的总结。

诚然,中医最初就是源于古人的实践经验总结,比如生病以后吃点什么草药症状就缓轻了;比如说哪儿不舒服按按哪儿症状就减轻了。

可后来呢?受易经八卦、阴阳五行等传统化影响,中医在其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主观臆想因素。

如果说萝卜顺气、冬瓜利尿等是靠尝、靠经验总结出来的,那什么虎骨壮骨、熊胆利胆、红枣补血、水蛭活血、穿山甲通络 、蝙蝠屎明目、大米聪耳、小麦除烦等等等等,我不相信这些玩意也能“尝”出来或通过经验总结出来。

难道某个瞎子偶尔吃了点蝙蝠屎复明了?还是常吃大米的比常吃馒头的耳朵更灵敏?

还有“肾藏精以滋养肝血、肝藏血开窍于目”这些五脏归属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;五脏化五液理论;以及人体的经络穴位等等理论,又是哪位大师通过什么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?谁能说来听听?

退一万步讲,就算中医某些理论是经验总结,可事实告诉我们,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。比如中医认为核桃健脑抗衰老,前几年在云南、山西、河北某些盛产核桃的地方出差,那儿的人天天拿核桃当零食吃,也没见聪明到哪儿去,也没见他们比别的地方人更不容易衰老。

近几年青海、西藏等地也去过不少次,那儿某些地区盛产冬虫夏草,中医认为“冬虫夏草”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、抗肿瘤、抗疲劳、补肺益肾,止血化痰,秘精益气等多种功效。当地很多人天天用卖完冬虫夏草剩下的渣子冲水喝,也没见一个个精气神十足,免疫力有多强。

就拿上面提到的大米来说,中医说大米聪耳明目,这就是典型的意淫! 第一,从理论上,中医拿不出任何大米聪耳明目的科学依据来;第二,从实践上,南方人主食是大米,也没见他们比北方人耳朵更灵敏,眼睛更明亮;第三,除了中医,没有一个国家科学界、医学界承认大米有聪耳明目的功效。无论是理论、实践应用、还是世界普遍认知,都能证明“大米聪耳明目”就是胡说八道。

所以说,想做到和能否做到是两码事,光有“正确的理念”是不行的,你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方法或理论来帮你实现自己的理念。而中医理论,不过是打着“天人合一”、“身心合一”、“整体观”等旗号,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,胡乱意淫罢了。

有很多中医粉常常抱怨,说反中医的人用现代医学(西医)的标准去要求中医,根本不是一个体系嘛。

非也非也,不管是中医、西医、藏医、蒙医,还是其他的印度医、埃及医医,不管你是靠有效成份还是靠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去治病,只要是医学,就要遵循一个标准,即以事实为依据,坚决不允许任何臆想,这应该是所有医学的标准。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学,用臆想的理论去指导实践,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!

文章来源:《内科理论与实践》 网址: http://www.nkllysj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6/646.html



上一篇:大型三甲医院如何兼顾抗疫、日常医疗“多线作
下一篇:内科理论与实践中文核心期刊目录(实用内科医

内科理论与实践投稿 | 内科理论与实践编辑部| 内科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| 内科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| 内科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内科理论与实践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